鹽湖提鋰具有成本低、提鋰周期非常短的優勢,吸引眾多廠商布局。8月18日,藍曉科技發布公告,該公司近日收到國投新疆鋰業有限公司羅布泊鹽湖老鹵提鋰綜合利用擴能改造工程吸附系統的中標通知書,中標金額為3577.12萬元。
藍曉科技表示,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助于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技術優化升級服務,提高該公司在鹽湖提鋰行業的市場占有率和技術控制能力,將對該公司資源及新能源業務領域發展起到積極影響。
據藍曉科技透露,該公司2024年鹽湖提鋰系統裝置收入0.99億元,吸附分離材料中金屬資源板塊收入為2.5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吸附分離技術還可用于紅土鎳礦提鎳,目前已經實現產業化。
當前,國內鹽湖提鋰有多種技術路線,主要有吸附法、溶劑萃取法、膜分離法、電化學法、太陽池法、煅燒浸取法等。在這些路線中,吸附法具有操作簡單、選擇性大以及良好的經濟效益性和綠色環保性等特點。
鹽湖是中國儲量最大的鋰資源類型,對于保障國內鋰資源的供給安全,具有較高的戰略意義。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鹽湖鋰具有較大開發潛力,特別是高鎂鋰比的鹽湖鹵水提取碳酸鋰工藝潛力巨大。應該整合資源,加大工藝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程,早日形成生產能力。
除了藍曉科技外,近年來,比亞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贛鋒鋰業、富臨精工、藍科鋰業、西藏礦業、久吾高科、五礦鹽湖、金圓股份、紫金礦業等眾多廠商,也都紛紛布局鹽湖提鋰。
據了解,2022年億緯鋰能與藍曉科技簽訂協議,雙方共同參與西藏結則茶卡鹽湖鋰資源的開發利用。根據協議,藍曉科技將促使項目相關各方,以具有競爭優勢的價格,向億緯鋰能及其指定方,長期優先供應合格的鋰鹽。此外,雙方還將支持合資公司發展,希望將之打造成為鋰鹽加工領域的標桿企業。
作為鋰電池的關鍵材料之一,碳酸鋰價格在過去幾年經歷了過山車行情。2021年年初,碳酸鋰的價格僅約5萬元/噸,到2022年11月,價格躥升至60萬元/噸的高點。此后,碳酸鋰價格又一路下跌,跌破8萬元/噸。
隨著市場供需格局的變動,今年碳酸鋰價格迎來反彈。2025年1月,碳酸鋰價格在7.5萬-8萬元/噸區間運行。8月18日,SMM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報8.27萬元/噸,較上一交易日上漲700元/噸。
期貨方面,8月18日,碳酸鋰期貨價格再度上揚,主力合約LC2511盤中最高上探至9.01萬元/噸,刷新近階段新高。截至當日收盤,LC2511 合約報8.92萬元/噸,上漲4.67%。

